摘抄:怎样防治婴儿的夜啼
婴儿夜间惊哭,称为:"夜啼".中医认为以心、肝两经蕴热为多,一般多因喂养不当、食积有热,或受惊吓而引起。“夜啼”症状较轻时如失去治疗机会,往往易成顽症。如因各种疾病(如疳积、虫症、营养不良等)引起的夜啼症,则应治疗原发病。一般夜啼饮食调理宜以清热泄火、治肝散热、宁神镇惊为主。以下营养食谱可进行辅助治疗
(1)红枣桂圆粥:将洗净的粳米50克入热水中煮开,把洗净的红枣、桂圆肉10克加入共熬成粥。桂圆肉主五脏邪气、安神,大枣、粳米都有安神定惊和中理脾的作用。此粥,有中和理脾的作用。此粥适合夜啼不睡和受惊导致夜啼不宁的小儿。
(2)百合莲子粥:将百合50克,带莲心的莲子30克放入锅中,加适量水烧开,再将洗净的粳米粉100克放入熬成粥,待粥要出锅时,加入红糖稍煮。百合味甘、微苦、性微寒,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。 本帖最后由 hply 于 2009-3-8 01:44 编辑
我觉得这个营养食谱对大宝宝来说还是可以的,但对于太小的小宝宝来说,太补了。
对婴儿来说,每隔一二个小时哭吵几分钟是正常的。一晚有几个睡眠周期,哭吵几次也不奇怪。一般到3个月以后,婴儿深睡眠时间拉长,浅睡眠时间缩短,晚上容易醒来的敏感时期减少,即使醒来,也能很快进入深睡眠。
婴儿夜间哭吵时,一般轻轻拍拍他的身体,他就可再次进入梦乡,很快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。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正好到了哺乳时间,则可以轻轻抱起来喂哺,婴儿吃饱后会很快入睡。不要等孩子彻底哭醒之后再喂哺,因为这使孩子必须重新入睡。
除了睡眠周期因素外,引起婴儿夜醒、夜哭的常见原因如下:
1、太冷或太热;
2、尿布太紧或尿湿了;
3、睡前进食太多或太少;
4、睡前太兴奋或紧张;
5、孩子经常由父母手抱着、拍着或摇着入睡;
6、因出牙而痛疼;
7、因与父母分开而焦虑;
8、环境不安静;
9、鼻塞;
10、白天睡得太多。
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,那么只要针对原因改善睡眠环境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,夜哭或夜惊就可以避免。解除这些因素后孩子仍可能每隔2-3小时出现轻度哭闹或烦躁不安,此时可轻拍或抚摸孩子,使孩子重新入睡。有的孩子半夜醒来的原因是由于孤独而产生的焦虑,多见6-18个月阶段。此时,可开一盏小灯,轻轻拍拍他的身体,告诉孩子妈妈在身边,一般孩子会安心入睡。如果第2天还有这种情况,则继续采取这种安慰措施,但是要逐渐减少轻拍的时间,以语言安慰为主,直到孩子自己进入梦乡。通常,这种方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。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醒后的宝宝再睡,就是健康睡眠联想。例如:宝宝入睡前手里抱着小熊,那么半夜里醒来时把小熊塞到宝宝的怀里,宝宝就会联想起入睡前的人和事物,并比较顺利地再入睡。另外,某些神经类型的宝宝晚上睡眠很差,但进食和生长发育都正常,爸爸妈妈也就不必担心。
而我们的先心宝宝的睡眠质量大多都不好,我觉得主要是跟宝宝的病有关,等病治好了,睡眠质量也是会改善的。但有突发性的哭吵时,如果怎么哄也哄不好时,就要怀疑是否有健康问题,应该去看医生了。 予珩予琲妈说得很有道理.那个粥也很不错,我试过了.我觉得适当吃点没有关系的.呵呵
页:
[1]